猪味啵啵奶

你好呀 谢谢你的主动 让我和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点点微弱的联系。
微信公众号:屋里没人别敲了

国产悬疑小说主人公的“鲁迅”式觉悟

从《长夜难明》开始,已知凶手的悬疑小说好像渐渐多了起来。最近读的《无形之刃》和《完美嫌疑人》都是这样,推敲人性的部分多过推理。


《凛冬之棺》的作者孙沁文在前言里提过,悬疑小说写了100多年,留给后代的创作空间已经不再广阔,用前辈的辉煌织造的窠臼也更加无懈可击,怎样创造一个新的推理世界才是重中之重。


很高兴能看到国内的推理作家开辟出一条新思路,不再执着于创造新的犯罪手法来吸引读者的目光,而是通过「犯罪」去探讨社会新闻背后的深层问题。


以前读悬疑小说,关心的是犯罪嫌疑人将以怎样的方式逃脱恢恢法网,而现在我会更关注他为何会成为罪犯这一心理过程。当初看东野圭吾的《放学后》就有同样的感觉,读到最后,你不再关心是谁杀死了祥子,而开始为加贺一干人脆弱又真实的“友谊”揪心不已。


推理小说给人的新鲜感,不仅仅是“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”,更应该有一种比散文、议论文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共情力。


无论是在《完美嫌疑人》或是《无形之刃》,都是以社会新闻做底,最终促使“情”浮出水面。这种“情”,可以是爱情、亲情、友情、师生情、手足之情、露水之情甚至是畸形的情感,赞美或贬损都无妨,可描述的范围会更加宽泛,不论怎样都是一种进步。


《无形之刃》中剖析的是人情冷漠、原生家庭以及家庭暴力等议题,以一场车祸为开端,或因仇恨,或因嫉妒,或因贪婪,有人在仇恨中挣扎,有人因仇恨而重生,人之恶就像一柄无形之刃,刺进了一颗颗炙热的心脏。


很多日式推理小说作案动机大多集中在复仇,是在维持自己心中所谓的“正义”;但中国大多数推理小说的作案动机,似乎是在维持一种社会的正义感,于是搞的罪犯像愤青,从《完美嫌疑人》里的廖伯岩,到《无形之刃》里的赵清远,似乎更像种英雄主义,而把复杂的情绪留给了不起眼的小人物,这是种遗憾。


比如《完美嫌疑人》廖伯岩,从完美的人到完美嫌疑人,仅仅需要一颗劫富济贫的心,怀抱大爱,舍生取义即可,设定未免单薄。而几个孩子原生家庭的父母,看似光鲜亮丽的家庭背后,却写满了父母作下的恶,这其中的故事或许可以分单元讲述,悬疑感会更重。


另外,《无形之刃》中赵清远的命运是否真的需要用吴静思的命运所推动吗?其次,毕竟赵清远的原生家庭很值得一说,却被作者安排在了简短的回忆和钟宁的推理中,虽然顺着原文读也能理解动机和手法和原生家庭有关,但最后公布真相时还是少了种“英雄所见略同”的爽感和互动感。


《祈祷落幕时》里为女儿甘愿去做杀人犯的父亲,也曾让读者动容。父亲的犯罪动机不难猜,作案手法也并不高明,但你不会觉得他们的做法是愚蠢的,而是尽管是下下策也要孤注一掷的伟大。这种观感未必要靠人设的病痛、财富,甚至是复杂人格来完成,而是生活把人逼到墙角了,没办法了,非得这么干了,读者自然会同情他,甚至都不需要公布真相。


你会觉得他的叙述是直接的,而感情是厚重的。


这一点上,《长夜难明》的“嚼头”也让我有着同样的感受,老狐狸陈明章和绅士又侠义的张超塑造的都很不错,江阳为什么要追查真相也说的很明确,第一阶段来源于内心的正义感,第二阶段来自女友的“胁迫”,第三阶段来自被恶势力压迫到忍无可忍的痛心,第四阶段来自得知自己生病后的决绝。能看懂,并且能带入。


然而,故事中时不时出现的厌女情结和“兰州拉面”一样的文笔能改善一些就好了,不然很容易被打进《故事会》那一档。


我看过的推理小说不算太多,从《长夜难明》开始才逐渐关注国内的推理作品,本以为会照日式本格推理的路线走下去,但不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和笔耕不辍的作家,常常令我羞愧于自己的夜郎自大和孤陋寡闻,也让我明白阅读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眼界与心态的。

评论
热度(10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猪味啵啵奶 | Powered by LOFTER